在传统医学看来,心性还包括意识意念、道德品质,以及情绪控制、自我调节、自我约束等心理素养。心性会直接影响人的思想、情感、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,并关乎身心健康。因此,在养生延年的过程中,不但要注重涵养心性,更应该从细微处人手,谨慎对待一些易被忽视的细节。
一是未病先防,任何养生、养性都要始于未病前。葛洪认为:“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,治未病之疾,医之于无事之前,不追于既逝之后。”因为治身养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涵盖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。未病先防,能将其中被忽视的细微处和轻微伤害消灭在萌芽阶段。
二是贵在立“志”。葛洪指出:“夫求长生,修至道,诀在于志,不在富贵也。”意为:养生延年不在于财富多少,而在于立志。
在涵养心性方面,葛洪认为“欲得恬愉澹泊,涤除嗜欲,内视反听,尸居无心”,甚至要“心绝所欲”。意为:想活得健康、长寿,就要崇尚恬静快乐、清心寡欲,而非追求功名利禄,或一味地沉迷于感官享受,要做自我省察,并听取他人意见,这样方能无所思虑。如此,福会不请自来,祸会不消自去。
相反,若“爱嗜好之摇夺,驰骋流遁,有迷无反,情感物而外起,智事而旁溢,诱于可欲,而天理灭矣,惑乎见闻,而纯一迁矣。心受制于奢玩,情浊乱于波荡,于是有倾越之灾,有不振之祸”,则“不得长生,无怪也”。人的精力有限,而欲望往往无限。若无法掌控自己的欲望,包括食欲、色欲、物欲、名利欲等,且总是感到不满足,轻者会不快乐、郁闷,重者则会身心不安,乃至百病丛生。
要做到这些,还得越过“三难”。《抱朴子》曰:“非长生难也,闻道难也;非闻道难也,行之难也;非行之难也,终之难也。葛洪提醒我们,治身养性关键在于学习和掌握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,并持之以恒。当然,林林总总的方法可能会很繁琐和细小,唯坚持不懈方可收效。正如:“聚小所以就大,积一所以至亿也。”